浙江省温州市的瓯飞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工程(简称瓯飞工程)自2013年6月份接受东海预报中心提供的精细化预报保障服务后,截至目前,已接收到综合预报单近千份、短信14万条,涉及施工区域、关键点、航线和灾害应急预警4类预报,从施工到现在,瓯飞工程未发生过一起因海洋环境引发的安全事故,瓯飞工程的精细化保障预报工作获得2015年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成为重大海洋工程预报保障的新典范。
瓯飞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围垦工程,位于温州市瓯江至飞云江间的浅滩,海流影响复杂且属于台风灾害多发区,急需一套有针对性的预报保障产品。为此,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联合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,首次将数值预报系统直接应用于工程保障服务,打造出以精细化为特色的“观测—预报—发布”一体化服务模式。
“海上施工人员对预报的需求非常个性化,不同的作业船只所在海域不同,面临的气象状况也是不一样的。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能模拟出瓯飞海域一整年的风、浪、流等海洋环境变化情况,经校验后的数值模型可用来进行气象和海洋预报。”预报员张慧说,根据用户需求,东海预报中心在原有6个观测站点的基础上,又投入近200万元,新增2套船舶测报系统、1个工程前沿3米浮标、2个潮位站和1台能见度观测仪,构建了精细化观测体系网,可获得分钟级的潮位、波浪、海流和气象数据,并通过多种载体向用户发布。
“瓯飞工程海域受河口径流和江浙沿岸海流等影响,动力过程复杂,预报难度较大。针对瓯飞工程的特殊地理位置,我们创建了一整套数值预报系统,填补了瓯飞海域精细化预报的空白,具有重要科学价值。”东海预报中心预报室副主任王华介绍,精细化预报模型及其大量的实测数据,对于研究海洋环境规律是一个重要补充,可以反哺到海洋工作中。目前,包括秦山核电、三门核电等重大工程在内,东海预报中心拓展了多个重点保障目标的预报工作,相关数据集成至海洋观测资料共享平台,纳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预报减灾业务观测网,可有力推动海洋环境预报技术的发展,直接服务于海洋防灾减灾和地方经济发展。
据瓯飞工程项目法人金海胜称,自从启用精细化预报保障服务后,从施工到现在,瓯飞工程未发生过一起因海洋环境引发的安全事故。“精细化预报的表现十分‘给力’,有力保障了施工人员和船舶运输的安全,同时增加了有效施工时间,节约了我们的生产成本,经济效益大大提高,用户单位对这种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非常满意。”金海胜说,如今,施工方每天早晨第一件事,就是根据预报内容召开安全例会,合理安排施工进度,有序调度船舶运输。
据悉,2015年,瓯飞工程的精细化保障预报工作获得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赢得了科技创新与服务用户的双重口碑。